糖尿病控制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系统看过“陈刚大夫讲糖”文章的糖友肯定知道了我对它的定义:
活得长(寿命);
活得好(生活质量);
治得起(最佳的个体化效价比)
达到这些终极目标的中间过程,就是对系列代谢指标的控制以及诸多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戒烟限酒、生活规律,还有阿司匹林使用,等等,并对每日的运动量也有一定的目标要求。
今天和大家要说的,还有一个中间可控的指标,是需要引起广大糖尿病友重视的,它就是: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目前研究发现: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是动脉硬化、中风和痴呆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卒中项目人群数据分析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因素类同。
我国是全球卒中发生率非常高的国家之一。中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报告表明,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国人死亡原因首位,而且缺血性脑卒中仍然以每年8.7%的速率增长。有研究发现,这和国人高血压高发病率最相关。
随着人们对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发现国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高达27.5%,高于国外报道数据。而高血压患者中,这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更为常见,约占3/4----太可怕了吗?
且二者存在协同作用,即在导致脑血管疾病的贡献上,1+12。
正是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危害性和普遍性,我国学者提出了H型高血压的概念:
即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10umol/L)。
我国高血压指南将Hcy≥10umol/L作为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分层,并建议高血压患者在诊断时应该同时筛查同型半胱氨酸,对检查阳性者,给与针对性治疗。
(这就是降压和补充叶酸的复方制剂)
说糖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