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十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并发症发生,他 [复制链接]

1#

一位糖友说:我糖尿病已经十多年了,和我一样的糖友不少人都有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病,我基本上没有啥大问题,靠的就是定期检查,才把糖尿病并发症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希望更多的糖友也能这样做。

首先要为这位糖友点赞,他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首先糖尿病本身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就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会不断发生老化一样,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自身胰岛功能会不断下降、调节血糖的功能也会逐渐减弱,由此而带来的血糖波动对组织器官的损害会渐进性发生;其次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控制好血糖只是最基础的治疗,最终目标是阻止与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各种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检查。

那么,有糖尿病的人应当定期检查哪些项目呢?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血糖控制方面

最基本的是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的是即时血糖的控制情况;其次是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三个月来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二者结合起来,可对近期血糖控制的整体情况做较为全面的评判,据此可对治疗方案是否恰当做出准确评估、

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方面

除了血糖,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还有两个因素起着同等作用。一是血压,有糖尿病的人要求血压不应超过/80mmHg,超出这个数值将会加速对组织器官的损伤;二是血脂,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它对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病变的发生比高血糖、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必须随时了解其高低,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并发症发生方面

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发生均以血管病变为病理基础,各种病变表现与血管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尤其要重视致死致残风险较大的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是否发生了早期病变。常用检查方法有:

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眼底血管是否发生了硬化、破裂、增生,反映全身体细小血管受累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可以发现肾脏是否发生了早期细微病变,正常情况下尿中是不会有蛋白出现的,一旦检出有微量蛋白,表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肾脏发生了早期病变,及时干预治疗是完全可以逆转恢复正常的。颈动脉彩超颈动脉是全身大血管的代表,且最易受到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一旦有病变发生则提示心脑血管可能发生同样病变的可能。下肢血管检查下肢血管离心脏较远,血流相对缓慢而易受损害,是引起糖尿病足的病理基础,通过检查下肢血管结构、血流量等指标,可预测并及早发现糖尿病足发生的可能风险。

总之,通过上述一些重点检查,可对糖尿病整体治疗情况做较为全面的了解,做到及早发现,大多病变及时发现进行干预治疗是可得到逆转的,至少也将大大延缓病变进展的速度。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应当做到定期检查,尤其是病程超过10年的人,每年都应做一次较全面的检查防患于未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