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际著名的糖尿病杂志《DiabetesCare》发表了一篇来自中国的研究——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它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后许多年都被世界认为是里程碑式的研究,无人能望其项背。这项研究是年在李光伟教授的带领下,在中国大庆地区通过筛查,人,例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被随机纳入研究,并为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1]这一研究首次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具有长期的预防作用,而且可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1]该项研究20年的随访结果最终于年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图片来源:根据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数据整编[5]
一、成果
30年间,大庆糖尿病研究获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证明了糖尿病前期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又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高危人群,但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2]以前认为,10年间3个糖耐量损害(IGT)患者中可能只有1个会发展为糖尿病。但研究证实,如果不干预,20年间93%的IGT人群都会发展成糖尿病。2、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作用持久,可持续10年以上甚至更久。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6年的生活干预,能使以后14年的糖尿病发病率下降43%。[2]即使积极生活干预终止,也会存在长期后续效应,其降低糖尿病发病的作用可持续20年。3、预防糖尿病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病和死亡。[2]~的20年间,血糖轻度升高的人群若未加干预,将会是这样的结局.....
93%发生糖尿病;
44%至少经历过一次心梗或中风;
33%离开人世;
17%几近失明。
但生活方式干预可使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在20年间下降17%。使严重微血管病变(包括致盲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下降47%。研究进行到第23年又得出了令人惊喜的结论:[2]
图片来源:根据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数据整编[5]
生活方式干预使心血管死亡减少了40%;
全因死亡率减少了30%。
这是中国研究者在全世界第一次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死亡!此外,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常年追踪调查还发现:[2]◆无论男女,糖尿病患者比血糖正常人群的寿命都要缩短10年,甚至更多。图片来源:根据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数据整编[5]◆在长达23年的调研期间,例糖尿病患者中仅有四成健在,名血糖正常者中还有八成健在。◆已去世的糖友中,近半数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死因是中风。可见,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敌人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糖尿病人死于中风者不在少数,与心脏病所造成的死亡率几乎相同,西方糖尿病人群则绝大多数死于心脏病。这点需要引起国人的特别注意。中国糖友的主要死因还包括肾功能衰竭、感染和高血糖相关并发症等。[2]一系列研究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就是对糖尿病来说,“防”远比“治”更重要。在大庆研究开始进行的8年后,芬兰人完成了DPS研究;10年后,美国人完成了DPP研究。[2]这些研究得出了与大庆研究一致的结论:[2]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减少约40%~60%的新发糖尿病例,无论什么国家、什么种族。但随访时间长达30年的,只有我们的大庆研究,世界糖尿病预防领域是中国人在领跑。全世界都应当感谢中国的大庆研究,因为中国人第一个证实了: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大庆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糖尿病研究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大庆研究的可喜成果不仅为中国人争了光,也为亚洲人争得了荣誉,在世界糖尿病研究的历史长卷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思考
摘掉“糖尿病第一大国”的帽子任重道远。大庆研究开展之初,糖尿病在中国还是个“稀罕”的名词,即使在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的大庆,这个数字也不足1%。[2]尽管早在年,大庆研究已得出初步结论,通过简单的生活干预方式即可显著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但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却一路飙升,根据最新研究结果,这一数字为12.8%,比32年前涨了十余倍;成人中糖尿病前期人群也高达35.2%。两项合计,血糖异常人群已经占总人口的48%,接近一半的国人血糖异常,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这个现实令人无奈。[2][3]
图片来源:非药而愈
数据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每日经济新闻[3][4][5]
糖尿病防控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府及国家层面的干预必不可少。全世界糖尿病预防工作做得最好的是芬兰,在DPS研究之后,他们制订了糖尿病预防的国家计划,从国家层面指导全国的糖尿病预防工作,成效显著。三、总结
预防和逆转糖尿病的核心在于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重塑计划,斩断不良生活方式链。
我们要铭记大庆研究的宝贵成果,"管住嘴、迈开腿”,知易行难。只要坚持下去,就会预防和逆转糖尿病,收获健康、快乐的人生。
[参考资料]
[1]医学内分泌频道《图解大庆研究——世界糖尿病预防史上的一座丰碑|上篇》[2]医学内分泌频道《图解大庆研究——世界糖尿病预防史上的一座丰碑|下篇》[3]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警惕!我国3.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逆转*金期别错过……》[4]图片来源:《非药而愈》[5]图片数据:医学内分泌频道数据整编。《图解大庆研究——世界糖尿病预防史上的一座丰碑|上篇》;《图解大庆研究——世界糖尿病预防史上的一座丰碑|下篇》。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链接详细了解
如果您也想改善健康状况
可扫码咨询客服
也欢迎进群交流
了解更多逆转高血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