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制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声
明
以下内容仅供学习参考
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15.5%,预估有1.48亿人,比糖尿病患者数量更为庞大,及时发现这一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和提高全民健康的关键。
高危人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推荐,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
(3)超重[体重指数(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和(或)三酰甘油≥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他汀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防治的。令人欣慰的是,最近的糖尿病预防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体育锻炼来防止病情发展为2型糖尿病。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们甚至可以使他们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合理膳食:
是指以谷类食物为主,辅以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的多样化膳食模式。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医学营养干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体重和血糖水平,控制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满足机体的合理代谢需求。对于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每日所需总热量中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主食、副食摄入量较均匀地分布在三餐中,并定时定量,提倡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分配原则。烹饪时尽量采用植物油,保证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当进食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限盐限酒。
运动干预: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运动干预目标,也尽可能使BMI达到或接近24kg/m2,通常建议每日30min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每周五次。有氧运动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抗阻运动引起的肌肉质量增加有利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可以辅助两次抗阻运动。
药物治疗:
大量临床试验已经显示,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GLP-1受体激动剂、奥利司他等药物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更是充分的。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特别是BMI35kg/m2、年龄<60岁、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无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否降低HbA1C值,均可考虑使用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阿卡波糖可使IGT人群3.3年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25%。在患有冠心病的中国IGT患者中,阿卡波糖也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且阿卡波糖是在我国已经获得IGT适应证的药物。
其他药物:
与安慰剂相比,吡格列酮也可使IGT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72%,但存在体重增加、水肿等不良事件。GLP-1受体激动剂、奥利司他在减轻体重和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特殊人群:
对于高龄人群、老年痴呆、精神障碍、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预期寿命10年、独居老年人等情况的糖尿病前期个体,重点是生活方式健康教育、高血糖之外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及定期的血糖监测,针对高血糖药物干预要慎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