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 旨在强化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切实降低糖尿病危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糖尿病分类及症状
一般在临床中,都采用WHO的糖尿病病因学分类为基础的分类法。 分类法建议主要将糖尿病分为4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的常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虽然糖尿病的具体发病因素尚未定论,但科学研究发现大量的因素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大家可以通过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来减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对于具有多个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也可定期检查,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影响糖尿病的遗传因素主要包括家族疾病史、基因、民族与地区差异这三个方面。
2 年龄
年龄: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3 先前的妊娠期糖尿病
先前的妊娠期糖尿病: 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持续存在高血糖、糖尿及糖耐量降低的状况,有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4 肥胖
肥胖: 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减肥可大大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5 体力活动降低
体力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体力活动水平明显降低,全球肥胖率也随之增高。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运动量的减少,身体脂肪及肌肉组织比例发生变化,影响了体内葡萄糖的代谢。
6 营养
营养因素: 研究表明饮食为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纤维摄入、高血糖负荷、低多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比率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生命早期营养不良、低体重新生儿也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7 其他
比如药物/化学品使用、感染、胰腺外分泌疾病等都可能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预防糖尿病,从了解开始↓↓↓
信息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编辑贺佳
审核关英
监制王春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