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6日讯(通讯员:张燕舞易碧群)醴陵市船湾镇一患有糖尿病的王女士身体不适,第一时间联系的不是儿女,而是船湾镇卫生院的易碧群医生。“易医生医术高、有耐心,我问了好多问题,她永远都笑呵呵解答,百问不烦。”面对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农村地区,如何缓解老年人看病需求等难题,醴陵市卫健局持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新路径,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切入点,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先遣队,将医疗服务渗透到疾病预防中,极大增强了居民健康获得感,稳稳筑牢基层健康第一道防线。近日,船湾镇卫生院在长沙举行的年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PCC)建设项目年会上,获评年度优秀DPCC基层中心。作为醴陵市第一批DPCC基层试点单位的船湾镇卫生院,是如何推进医防融合工作?又是如何让老百姓“叫好又叫座”的?1.组好队,强化人员配置成立DPCC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由船湾镇卫生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公卫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业务副院长担任DPCC门诊医生,公卫科主任兼任助手,检验科、医保科等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组建一支包含临床医生、公卫、医技、村医的高效运转DPCC医疗团队。做到有公卫医师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有临床医师明确诊断、规范治疗,有效地将疾病预防和医疗衔接起来,真正将群众的健康管理起来。2.管好人,凝聚团队合力通过召开船湾镇卫生院全院职工大会、村医会议,统一全员思想意识,熟悉DPCC工作内容和流程,掌握糖尿病诊断治疗等基本知识,明确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做到人人懂系统,人人会操作,为就诊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制定DPCC绩效考核方案,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有效激发工作活力,凝聚团队合力,提升项目管理质量。3.蓄好能,提升业务素质积极参加湘雅、湖南医院医院组织的坐诊带教、培训,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本领,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做实做细医防融合。组建辖区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