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沙林是不是治疗白癜风的药物药监权力关联部门集体腐败折射什么?
湖南省药监局副局长刘桂生利用职务便利,在药品监管、集中采购中为12家请托人谋利,受贿50笔计82万元。该职务犯罪腐败窝案牵涉1厅级、4处级官员,及相关部门官员26人,覆盖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2013年5月6日北京晨报)。
刘桂生通过省药检所副所长梁建宁将药品虚假资料增补进标书;省物价局药品价格处长肖谷成将药品信息等提前透露;省药监局药品监管处长阳*“打招呼”;省卫生厅药品采购中心副主任唐凌应和。多部门腐败官员相互深度勾结,使得请托企业药品顺利中标,这在全国医药监管领域也属罕见。11个部门官员权钱交易如“家常便饭”,官员全部权力用于参与腐败,致使一切严格的防范腐败制度,只是“挂在墙上、讲在嘴上”,根本无法形成制约力,给官员留下无限营私“空间”!这一药监领域爆特大腐败“窝案”,真是闻所未闻?
26人“问题官员”分别掌握药品生产和经营许可审批、质量监管、层次认定、价格认定等职权,几乎覆盖药品从生产到流通领域各环节,自然成为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公关对象”。非常遗憾的没有哪一环节哪一把关人不是“问题官员”?他们除了各自谋利还时常相互勾联,“全程”满足药品生产、销售企业请托。于是,官员们一切权力运行都与利益相互关联。他们在利益共谋上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不仅是腐败糜烂更是权力集体“打包”出卖;这一切怎不让人担忧?
在刘桂生“招呼”下,长沙双鹤药业“滴通鼻炎水”、“复方甘草片”等劣药从轻处罚,对违法违规企业处罚“轻描淡写”。劣质药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或延误治疗,或严重危害病人身体健康。然而,轻描淡写地从轻处罚,严重降低违法犯罪成本,放纵的结果必然导致违法者变本加厉有恃无恐。诸多管理疏漏竟让腐败者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必然导致无良企业知法犯法,销售劣药情况屡禁不绝。刘桂生分管部门享有行*处罚裁量权,如此把持整个湖南省药品市场10年,在他权力范围内一切个人说了算。刘桂生及其所属官员把一切权力沦为牟利工具,如此药品集中招投标还有什么监督、还有什么公正可言?当然,他们所获取的一切利益自然转嫁到百姓头上!
药品集中采购招投标本是防止官员徇私舞弊,堵塞腐败漏洞,规范官员权力运行,整治行*权力运行“商业化”不正之风。然而,由于监管人全部失守,没有谁能把关,所有制度作废,没有谁能很好执行,由于即使出问题打击惩罚力度也严重不足,致使谁也不怕,谁都敢于致使有恃无恐不怕犯罪!
只是人们不明白,这一腐败窝案最严重腐败官员,刘桂生10年间仅受贿82万元,其余官员贪腐金额更是少得很,药品监官员贪腐怎么可能这么少?这一切似乎与被抬高十倍、几十倍的药价相去甚远,与民众的感受相去甚远?这一切只能让人怀疑纪检部门缺乏深入挖掘或令有隐情?
相关美文阅读:·豪华办公,是一种集体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