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并发症为何会产生都有哪些明显症状一 [复制链接]

1#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这是人们谈到糖尿病,最常说的一句话。

事实也的确如此:

数据显示,目前被确认的糖尿病并发症有种之多,从头到脚,无一器官幸免。它已成为降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大多数糖友对并发症并不是很了解,这就很容易造成对病症忽视,导致疾病的快速发展、恶化,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

对付糖尿病并发症,我们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今天我们就给糖友好好说一说关于它的那些事。

导致并发症出现的两大主要因素

血糖持续过高

持续的高血糖,会使患者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缓。时间一长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进一步破坏血管的内皮功能,最终导致血管损害,出现病变。

要知道,糖尿病人所有并发症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由血管病变所引起的,因此持续性的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血糖波动过大

相比于持续的高血糖,血糖波动过大更容易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加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人血糖波动范围很大,低的时候到2.8mmol/L,高的时候可能超过30mmol/L,血糖越高,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越快、越重。

只要血糖波动超过10个毫摩尔,就会对器官和人体组织产生伤害。

不同的并发症,各发展阶段有何明显症状

很多糖尿病患者搞不清,不同的并发症分别会有怎样的症状表现?为此,我们给糖友们整理了各并发症不同发展阶段的危险因素和具体表现,供糖友参考对照。

糖尿病眼病

一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5年以上、血糖控制不佳、高血脂、高血压、抽烟酗酒等。

具体表现:眼部检查异常,眼睛出现血点或眼底有一些渗漏,对视力暂无较大影响。

二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10年以上,血糖波动大。

具体表现:视力突然下降或者低于4.8,头晕、头痛、眼痛,视力模糊,有重影。

三级预警

患病十五年以上,眼内玻璃体出血或玻璃体的增殖膜引起视网膜剥离,导致失明。

建议:2型糖尿病人每年至少做一次眼部检查;老年糖友,周期则应缩短为每半年做一次;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则需加大频率,以便及早发现进行治疗。

糖尿病病足

一级预警

危险因素:60岁以上、血糖控制不好、高血压、高血脂、有鸡眼老茧、鞋子不合适等。

具体表现:走路脚疼、脚麻、皮肤发凉。

二级预警

具体表现:足部有伤口,但可以愈合;脚部变形,足弓变高;足部肌肉萎缩、脚趾像鹰爪。

三级预警

具体表现:足部伤口久不愈合、溃疡、伤口发臭;脚趾发黑。

糖尿病肾病

一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5年以上、血糖控制不好、高血压、高血脂。

具体表现: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或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尿泡沫。

二级预警

具体表现:出现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还有可能会出现如贫血、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三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15年以上、年龄大于60岁、肾小球受损严重。

具体表现:出现大量白蛋白尿,水肿。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一级预警

危险因素:60岁以上、血糖控制不好、高血压、高血脂

具体表现:麻木、疼痛、皮肤干燥或多汗等。

二级预警

具体表现:吃饭后恶心、胀气、腹泻、便秘;排尿出现尿不尽、尿失禁;腿部肌肉萎缩、抬腿无力;性功能障碍。

三级预警

具体表现:安静时心跳快(90-次/分)突然站起来头晕、眼前发黑;出现胸闷、心悸,甚至猝死。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大于治疗

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治疗起来非常困难,费用上还相对较高,普通家庭根本无法长期承受。针对糖尿病并发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大于治疗。那么如何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呢?

控制好各项指标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要想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仅仅控制好血糖指标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控制好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

因为大部分糖友都会伴有肥胖、高血压等问题,而这都是由身体代谢异常、紊乱所致,控制好它们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坚持运动锻炼

经常进行运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机体代谢循环,还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于糖友血糖的调节和稳控都具有极大的帮助。建议每天至少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宜采取散步、打太极、跳广场舞等方式。

严格控制饮食

糖尿病人的饮食应该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注重营养的搭配。首先要控制好主食量,糖尿病人主食的摄取量每日应控制在4-7两之间,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其次,要避免高油、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甜点),可以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每天可以在克左右。同时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也必不可少,可以从牛奶、鸡蛋、豆类中摄取。

定期进行体检

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因此我们要定期对身体进行检测,科学的把握病情的变化,给予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每季度需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相关检查。

每年度需要检查:血脂、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视力及眼底、甲状腺激素水平。

只有对糖尿病并发症做到全面的了解,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