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专家、各方代表合影留念
年11月30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学术会议期间,由CDS联合CDC、基金会共同开展的ECCD中国行动-中国糖尿病并发症研究项目暨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行动中期总结会在苏州举行。
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患病人数约1.14亿人。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长期慢性高血糖所致的多种慢性并发症(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及大血管病变等),可引起失明、肾衰竭、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截肢等严重后果,极大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中国约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至少合并有一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伴有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年度直接医疗费用比没有并发症的患者高4-5倍。
为了摸清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流行病学情况,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简称为CDS)联合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简称为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为CDC)于年共同发起了“ECCD中国行动-中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研究”。该活动的开展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旨在推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最终减少糖尿病致残率和早死率,降低医疗费用,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
项目方案总负责人、白求恩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伟平教授表示项目自年CDS年会期间启动以来,先后有19个省份接受了培训,目前10个省份已经完成了现场调查工作,另外6个省份正在积极开展中,3个省份即将开展。
会上,专家们分享了项目进展、经验和体会。其中,项目执行负责人侯旭宏主任在汇报中指出,项目组争取在-年一年时间内完成我国5万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调查工作。截止到目前,第一批开展调查的11个省份中青海、北京、河南、黑龙江、吉林、浙江、甘肃、山东、重庆、广东等10个省份已先后全部圆满完成了调查工作,海南正在开展现场调查;第二批调查省份内蒙古、安徽、江西、辽宁、湖南已开展现场调查,宁夏、河北、广西即将开展调查工作;共有51个监测点完成调查工作,超过2.4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并发症筛查。通过本次调查基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国一些省份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特征、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和控制达标情况,为后期我国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防治提供了多种经验。
国家疾控中心张梅认为,通过这次ECCD项目收获蛮多,首先扩展了我们慢病监测的领域。再有,通过ECCD项目我们确实会早期发现一些患者的并发症,因为之前有一些患者说从来没有做过眼底检查,很多检查是他们没有做过的,特别是农村。未来他们对于患者的管理会更加的规范。
河南医院刘剑老师提炼了ECCD项目在河南的工作流调5个要点,第一是认真回顾总结,理出思路找到关键点,困难点。第二是省内集中培训,现场演示,收集意见,解决疑虑。第三,认真协调项目相关单位关系,保证设备、资金、人员到位,一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第四,紧密配合,发挥监察点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第五,实地勘察,亲自参与做好示范,有解决突发事件的准备有经验教训的吸取。
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机构,项目资助爱心企业的近百名领导、专家、医务人员及代表参加了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