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八卦女
文|金融八卦女主创
···
年龄大了,看什么都泪点低,前一阵子,一个“砍价视频”居然看得我有点泪目。
“4.4元的话,4太多。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4.36,行不行?”
医保局谈判代表这样和药厂“灵魂砍价”,而且砍得还理直气壮。
这次砍价的药品是达格列净片,治疗糖尿病的新药,降糖效果好,但是价格贵。
在没砍价之前,这个要售价一盒14片在多元左右,每片14-16元。
第一轮企业报价不在医保范围内,后来经过降价,医保局谈判代表从4.72元开始和医药代表砍价。
医药代表:“不行了,不能低了,这个价格我要打电话申请了。”
谈判代表:“那你去打电话和CEO申请吧。”(冷若冰霜脸)
医药代表:“这比韩国都要低了。”
谈判代表:“中国有多少人口?我们是整个国家来跟你进行谈判”。(继续冷若冰霜脸)
医药代表:“4.5,这是全球最低价了。”
谈判代表:“你再去打最后一次电话请示请示。”(还是冷若冰霜)
医药代表:“4.4!”
谈判代表:“4.36!”(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国家医保局的谈判代表一路砍下来,一路从曾经14-16元/片的价格砍到了4.36元/片的价格,糖尿病人一个月能省元钱,一年就是0多元。
以前砍价是砍零头,这个砍法是直接砍得就剩头啊...
1.
有人质疑这样砍价有意义吗?
因为你们不得病不知用药贵。
一个小感冒,医院就要开一堆药;随便生场病,配上几千块的药很常见。
大病重病就更不用说了,吃药用药让家庭元气大伤的不在少数,慢性病或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基本等于靠钱续命。
为了让我们吃得起药、看得起病,国家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但仍有一些新药的价格降不下来,因为有机分子千千万,能做药的零点零一,研发新药太难了。
对于现在的新研药来说,大家觉得药都是流水线生产,成本很低,但一种药物从无到有,基本具备下面几个主要特征,所以造成了它后期销售的高价。
1.研究耗时长
六十年代,成功研发出一种药物平均需要8.1年。
七十年代,成功研发出一种药物平均需要11.6年。
八十年代,成功研发出一种药物平均需要14.2年。
到了九十年代,耗时更是延长到了15.3年。
2.太烧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研发药的工厂,基本都是有实力的大厂,或者融资上市,因为实在太烧钱了。这种高成本高风险的活,一些小公司完全是边都沾不上,往往具备这种能力的公司,都是很有实力的巨头企业,产研结合,才能良性循环。
例如医药巨头阿斯利康,其在年到年研发花费大概在亿美元,而在这期间只批准了5个新药,平均算起来每个新药花费高达亿美元。
最新数据显示,一种新药的研发,大概需要20亿美元左右。
▲数据来源:德勤《UnlockingRDproductivity:Measuringthereturnfrompharmaceuticalinnovation》单位:百万美元
3.投资回报率低
造成新药研发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容易治疗疾病的药品都被研发出来了,剩下的都是些硬骨头,很难啃,研发出来市场受众很小,有些治疗罕见病的新药被研发出来后,被形象的称为“孤儿药”。
所以好不容易研发成功了,没有人买、市场需求量少,药企也是以盈利为主的,售价总要覆盖研发成本,这就导致药物的价格升高。
德勤对12家大型制药企业的持续追踪结果显示,投资回报率从年的10.1%下降至现在的3.7%左右。
请不要再说药品高价就是暴利——实际上药企做研发已经很困难了,回报率真不高。新药的成本不是来自制造,而来自研发。
这里有一个冷知识,数据统计显示,在巨额投入的医药研发领域,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成本居然在平均数之下。有人统计了6年1月1日到年12月31日期间,10种FDA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物开发成本,平均研发成本为7.2亿美金。
▲数据来源:JAMAinternalmedicine,,(11):-
但就是医药公司眼里的“不太贵”,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很贵。
拿常见的抗癌药紫杉醇来说,紫杉醇自年被发现以来,一直长盛不衰到今天,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同癌症做抗争最有效的武器。高纯度的紫杉醇价格昂贵,每公斤售价为~万美元。
在浙江等省将其逐步纳入医保以前,一针三千到五千,一次抗癌治疗花费十几万是常事。
1年靶向药物“格列卫”横空出世,患者5年存活率从30%一跃升为90%,只要长期服药,生存率和普通人群无异,但是格列卫在纳入医保前,很贵。
除了格列卫以外,随便挑一些抗癌特效药出来,都不便宜。
▲
数
据来源:
网络公开数据
2.
在“药贵”面前,比较严峻的问题是,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每年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与历史数据相比,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
也就是说相比20多年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患癌率大大提高了。
癌症已经逐渐侵袭到90后群体,他们大部分才刚刚迎来人生最灿烂的时候,就不得不和癌症开始惊险的搏斗。
癌症越来越年轻化,除了外在环境的影响外,癌症筛查技术的提高,也让癌症“被发现”的时间变得越来越早,所以癌症的爆发年龄会提前;同时带来一个坏消息中的好消息就是:医疗水平的提升也让治疗的结果更如人意。
但是比罹患癌症更可怕的事情恐怕就是:没钱医治。
不仅有上述的药贵、康复也需要钱,化疗放疗控制转移、复发也需要钱。
国家正在一步一步把更多的药物纳入医保范围内,但能不得病就尽量不得病,才是关键。
对于每一个边熬夜边焦虑的年轻人,我们在有经济能力支配自己生活的时候,不要先想着花呗分期买个最新款的手机、追求与收入不匹配的包包、化妆品;按时体检、有保单兜底,才能让自己真的面临风险时,更有底气一些。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了解到,健康检查还是保单持有,中国的人均水平都很低:
在德国,体检覆盖率为96.9%
在美国,体检覆盖率为74.2%
在日本,体检覆盖率为73.4%
在中国,体检覆盖率为32.7%
从保单的持有量来看,日本、美国等国家人均持有4-6张保单,而中国的保单持有量平均每7个人有1张保单。
而且很多药的研发成本就摆在那里,没有进医保,也轻易无法降价。
上文中提到的抗癌药达伯舒好不容易千呼万唤,才进了医保体系,而乐卫玛努力了好多次,都没有进入医保体系。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一旦罹患重病,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等都让人面临“不敢生病”的窘境。
3.
在此背景下,“百万医疗险”的面世大大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成为备受市场认可与欢迎的医疗险产品。当然,百万医疗险不是说要花费几百万做保费,而是保费最低几百块、报销额度上百万,能为巨额医疗费用“兜底”。
作为百万医疗险中的知名产品,近期平安健康险的“平安e生保”进行了新升级,延续了产品高保额、低保费的优势,保额最高可达万(万元一般医疗保险金和万元特定疾病医疗保险金(种重疾)),同时将门诊保障延长至住院前后30天。
▲e生保的升级细则
另外,平安e生保还专门针对质子重离子推出了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可选):万保额,%赔付,0免赔额。让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先进治疗手段,免去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这个升级非常有必要,有人形容“质子重离子治疗”是——撞上癌症多一条活路。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三大常规手段。
而质子重离子治疗属于放疗的一种,比普通放疗效果更好,算是目前国际最尖端的一种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医院医院,不能走医保,因治疗费用比较高,一个疗程近30万。
之前许多保险对于“质子重离子”选项都是60%赔付或者不能赔付,但是此次平安健康险的“质子重离子保障”是保障范围内%赔付。
对于老年、三高慢病人群,可以选择专门针对癌症进行保障的“抗癌卫士”,进口药、中西医、放疗、化疗可涵盖,也包含最高万的质子重离子保障,同时可选万i药保抗癌特药保障。
医生可以救治病人,甚至可以延迟和挽救病患的生命,但却解决不了患者因为缺钱而耽误治疗和放弃治疗的问题。
有时候重大疾病也许不可避免,但高额的医疗费我们必须面对,这就是健康险的价值所在——因为病魔从不和你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