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足发生前,脚上会发出3个信号早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www.xftobacco.com/m/

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目前在国内发病率很高,而且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对于患者的身体构成的危害也不同,比如有的糖尿病患者就出现了足部溃烂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在下面就具体介绍了糖尿病足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足症状一、脚趾烂

出现糖尿病之后,血糖如果控制不好,典型的并发症就是脚趾溃烂,往往是脚趾部位缺血造成的脚趾部位的溃烂,出现疼痛,可以说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控制的不到位,所出现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症状。

一旦出现了脚趾溃烂,必须要引起重视,首先要控制好血糖,而且还要积极的通过抗感染治疗。

糖尿病足症状二、脚部血管硬化疼痛感染坏死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脚部大面积感染,这往往是因为血糖已经处在一个高度,以及患糖尿病的时间过长,所形成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而且患者会出现脚部特别疼痛,特别是在夜间疼痛更加的严重,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脚背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是消失,而且在整个脚部,会出现动脉硬化,而且会引起肢体的缺血,引起脚部大面积感染坏死。

糖尿病足症状三、痛觉减弱消失

糖尿病的足部症状很多,但是一旦出现了痛觉减弱消失,不能及时的发现症状,伤口就会迅速的扩大,感染比较严重,特别是足底会出现溃疡,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甚至会面临截肢的这种悲惨后果。

怎么预防糖尿病足

1、控制血糖

当得了糖尿病以后,作为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血糖,因为糖尿病看似凶险,但是只要你把血糖控制的很好,那么它的并发症也会相对减少,甚至几乎不出现并发症。

所以要想让糖尿病患者不出现足底并发症,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比如可以选择通过吃降糖药物,通过饮食的调理,通过运动,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一个平稳状态。

2、足部增强运动量

糖尿病患者要想减少足部并发症,每天可以通过走路的形式提高自己足部的血液循环,足部之所以出现并发症,就是因为血液循环越来越差,造成足部的坏事,引起的足部并发症。

可以通过走路的方式,比如可以用脚尖走路,脚后跟走路,充分的让自己脚部的血液循环,通过不同的走路方式,来提高足部健康的指数,就会减少糖尿病足部并发症出现。

END

糖顾问

王秀敏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糖尿病足俗称“老烂脚”,是糖尿病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的脚部出现溃烂、感染和深层组织受到破坏,严重者则可以出现足部溃烂、坏疽,甚至截肢,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花费巨大,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糖尿病足病是可防可治,预防胜于治疗的疾病。但事实上很多患者患糖尿病从来没有进行过足部筛查,也不知道糖尿病还会影响足部健康。

今天,本文为糖友详细介绍一下糖尿病足病筛查那些事,希望对大家预防糖尿病足病有所帮助。

为什么要做糖尿病足筛查

很多患者有了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危险因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待到意识到时为时已晚,甚至出现下肢足部溃疡、坏疽才去治疗,往往会事倍功半。

所以在足部发生破溃的窗口期(患者已经合并神经、血管病变,但皮肤还未出现破溃的时期)进行筛查很关键,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早期筛查、识别糖尿病足病高危因素并采取积极对策,至少可以避免50%以上的糖尿病引起的截肢。

这需要患者和医务人员主动去筛查。

哪些糖友需要做筛查

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老糖友或平时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7.0%)的糖友。

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肥胖、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或有冠心病和脑卒中病史的糖友。

长期吸烟的糖友(吸烟是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新诊断的50岁以上的糖友。

糖尿病足病筛查的方法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筛查主要涉及病史采集、足部查体、周围神经系统检查、下肢血管检查等内容。

1.病史采集

完整的病史有助于识别增加下肢并发症风险的因素,病史采集需包括糖友基本情况、个人史、现病史和既往史等信息。

2.足部外观检查

这是最直观和简便易行的筛查方法,包括望诊、触诊,用于了解足部皮肤完整性和感染情况及足部关节基本情况。

①足部皮肤颜色、湿度、温度是否正常:有无色泽改变,如发紫、发红、苍白、红斑;有无少汗、无汗或多汗潮湿;有无皮温改变,如发热或冰凉。

②足部外形是否正常:有无肿胀;是否有拇外翻、锤状趾、重叠趾、跖骨头突出、下垂足、马蹄足、弓形足、及扁平足;是否有胼胝(即硬茧)或鸡眼。

③脚趾、趾甲的状况:是否存在鞋袜造成压痕和发红;有无趾甲畸形、嵌甲、甲变性、甲肥厚等及趾甲修剪的情况;趾间是否存在真菌感染(甲癣)。

④足部皮肤完整性:如轻度割伤、扎伤、烧烫伤和腐蚀伤等所致的足部皮肤微小损伤以及足部水疱、血疱、皮肤裂纹或皲裂、趾间皮肤浸渍溃烂或溃疡等。

⑤足部卫生状况:是否经常保持足部卫生,经常洗脚、正确泡脚。

3.周围神经检查

主要是检查足部是否有痛、温、触觉的减退或丧失,一般需要要借助简单的器械,方法如下:

①触觉检查:可以用10g尼龙丝(或把棉花捻成尖端状),轻轻划过脚背及脚底皮肤,看自己是否可以感觉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轻触觉消失或减退。

②痛觉检查:用大头针(或缝衣针)钝的一端触碰脚部皮肤,看是否有痛觉。如感觉差,表示痛觉减退。

③温度觉检查:用冷凉的金属体触碰脚部皮肤,检查脚部皮肤是否感觉到冷凉;或用37℃~37.5℃的温水浸泡双脚,是否感觉到温热。如果没有感觉,表示双脚已有明显的温度感觉减退或缺失。

④震动觉检查:可用Hz音叉检查震动觉。或用专门的生物震动觉阈测量器量化震动觉阈值,震动觉消失或阈值大于25V均是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敏感性更高。

⑤用叩诊锤测定足部深感觉(主要是跟腱反射)。

⑥两点辨别觉检查:病人闭目,用分开的双脚规刺激两点皮肤,如病人有两点感觉,再将两脚规距离缩短,直到病人感觉为一点为止。正常身体各处能够辨别的两点间最小距离不同,指尖2~4mm、指背4~6mm、手掌8~12mm、手背2~3cm、前臂及小腿4cm、上臂及股部6~7mm、前胸及背部4~7cm。大于这些数值即为阳性。

⑦一些压力测定技术,如经典的石膏模具技术、足底压力测定技术等,可测定足底和鞋内的压力分布,特定部位的压力过高将明显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

⑧下肢肌电图检查,可作为判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辅助检查。

4.下肢血管检查

主要检查下肢血管有无狭窄或闭塞,了解下肢血供情况。方法包括:

①观察皮肤颜色变化:改变下肢体位时足部皮肤颜色变化情况可提示足部循环情况,如下肢上抬时皮肤苍白,下垂时紫红,提示足部循环不良。

②物理触诊法:触摸皮肤是否发凉,了解末梢循环情况,触摸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如果血管搏动清晰有力,说明血运良好,发生血管病变性足部溃疡的风险较小,即使足部有溃疡也易愈合;相反,如果摸不到或脉搏很细弱,表示足背动脉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常提示在足背动脉上端有大动脉血管狭窄或梗阻。

③仪器检查法:可采用多谱勒超声测定踝肱指数(ABI)、血管超声、血管造影等方法进行血管检查。多谱勒超声检查可显示下肢血管病变、评估足部的动脉血流信号,若图示正常血流特征信号缺失或呈现单峰图像则提示有血流受阻,高度提示糖尿病足病发生风险。

为进一步明确动脉病变的部位及程度可行下肢动脉造影,其优点是对下肢动脉血供情况及血管壁状况,诊断精确,但属于有创伤检查,而且费用高。一般糖尿病足病应用不多,特殊情况下可选择。

通过筛查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神经、血管病变,从而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综合管理,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当活动等,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如果已经发生糖尿病足,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提高治疗疗效。

您今年做糖尿病筛查了吗?

作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泉峰

精品推荐

许樟荣(原)中国人民解放*第医院

糖尿病基础知识问

医院

如何驾驭胰岛素,达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破解餐后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糖尿病一周专用食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