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不仅承受了人体的所有重量,还是我们走路、跑步时的重要器官。
脚底布满丰富的血管和敏感的神经,有体内脏器的反射区。因此,脚底也被比喻为“反映全身的镜子”。反复按摩刺激脚底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所以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要想养生、减缓衰老,那就不能忽视对脚部的护理。
但在护脚前,我们要先了解哪些不恰当的行为会在不同季节给脚部带来问题。
季节不同
脚上问题不同
1.春季健走小心跖腱膜炎、脂肪垫炎
憋了一个冬天,终于开春了,许多老年人便按捺不住内心的雀跃,赶紧实行“没事就要多走路”的计划。结果这一多走,脚底就痛了。这可能是因为走路太多,引发了跖腱膜炎或跟骨骨膜炎。
如果起床后脚跟一着地,就觉得针刺般疼,走一走又觉得没啥痛感,但再运动又会痛起来,这大多是因为运动过度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疼痛。
脂肪垫炎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跟骨下的脂肪垫逐渐退化,脂肪组织萎缩变薄、弹性减退,对脚跟的保护减弱。当运动时就刺激跟骨骨膜,引起骨膜炎,产生疼痛感。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2.夏季糖尿病患者,警惕糖尿病足破溃、感染
夏天天气闷热、食欲差,许多老年人会减少食量,这就可能导致血糖较其他时节低。因此,有些糖尿病患者就可能自行减药或停药,导致血糖波动,从而加重病情。
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喜欢穿凉鞋或光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不多加注意,脚部就会受到损伤,或被蚊虫叮咬,或因凉鞋带子太细挤压脚部,造成糖尿病患者足部破溃、感染。如果脚部破溃、感染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截肢。
3.秋季登高,注意踝关节扭伤和脚骨折
秋天天气凉爽,许多老年人喜欢去爬山、登高,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景。然而,在爬山途中,不小心扭伤脚踝、脚骨折等情况时有发生。
4.冬季泡脚要注意烫伤
冬天天气寒冷,多数老年人会觉得脚部冰凉,所以喜欢睡前泡脚,暖和身体。但由于老年人神经感知退化,对温度的敏感度下降,可能会因水温不合适而导致被烫伤。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更要小心泡脚时烫伤,避免造成脚部溃烂。
那么应该怎么“护脚”才能避免出现以上的问题呢?针对不同季节,要使用不同的护脚方法。
季节不同
护脚方法不同
1.春季
在运动前要注意穿着舒适、轻便的运动鞋和运动服。老年人可使用合适的足垫,减少行走时对足底的冲击。
注意每天健走的运动量,控制在~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