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人语居民的健康是我作为家庭医生最大的守护。我愿意努力学习,因为我掌握的越多,输出的越多,居民就越少走弯路。我愿意去服务每一个家庭,因为我的付出会让每个家庭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我愿意奋斗终生,因为我希望把健康理念传递给每一个人。家庭医生宋纪育为患者把脉。“前面几讲我们讲解了金字塔第一层,从饮食、睡眠、运动、疾病管理几个方面教您如何提高体能,今天我跟大家聊聊金字塔的第二层——控制情绪、缓解焦虑。关于情绪的三条定律,这可不是我忽悠您,这是很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的,我打个比方给您说……”通俗易懂的语言,颇具磁性的声音,宋纪育在手机的另一端,声情并茂地讲解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8月9日晚,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和一万多名“学生”一起上了宋纪育在今年8月的第二堂微课。他侃侃而谈,每说一个健康理论知识,都会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向“学生”普及健康理念。这些“学生”都是社区居民,其中有他的患者,有患者的亲朋好友,也有慕名而来的听众。而这些讲给社区居民的健康微课内容,是宋纪育前一天认真查找整合相关资料,再加上自己理解,总结而成的。微课每周四有一期,一期15分钟到半小时之间,他已坚持了近两年的时间。今年36岁的宋纪育,是一名先天性白化病患者,也是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家庭医生。从医14年,当专职家庭医生2年,在他看来,做家庭医生,健康教育才是慢病管理的金钥匙,他想把健康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认定了这条奋斗之路。“月亮的孩子”搞起健康教育宋纪育患有先天性白化病,这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黑色素合成缺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眼睛皮肤和毛发呈白化现象,怕见光,极易晒伤且视力低下,只有在夜晚他们才觉得自在,所以有的地方也称白化病患者为“月亮的孩子”。宋纪育左眼视力为零,右眼视力不到0.1,且基本无法矫正。由于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所以从小学到高中,上课基本靠听。看书写字时,脸和书本的距离仅四五厘米,同样的学习任务,他要比别的同学多花几倍乃至十几倍的时间来完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凭着超乎常人的努力付出考入山西省中医学院。年毕业后,两年的乡村医生,5年乡镇卫生院医生,5医院医生,两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十几年的从医生涯,他发现,治病还需治心,只有从思想上让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让每一个患者完全康复。于是,他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己,也是效率最高的工作方式,那就是搞健康教育。年4月,医院调到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专职家庭医生。刚接手新工作的时候,宋纪育极其不适应,因为以前是患者主动来找他看病,现在反倒是他得入户去找患者。以前是“一对一”服务,现在是一对多;以前是因人制宜的创新性工作,现在的工作感觉是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简单地重复……在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只有宋纪育和另一名医生是专职医生,却要负责周边社区多居民的慢病管理。慢病管理的过程中,向患者传递健康理念是最终的目的,他一直在搞好健康教育的路上自我坚持。“这个事情很考量耐心,因为这是一件没有收入而且很不讨好的工作。但是好大夫并不与经济利益挂钩,而是需要得到病人的认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病人愿意找我看病。”宋纪育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医,他想用自己的特色塑造不一样的形象,将健康的理念传递给患者。宋纪育说:“健康教育贯穿于临床的整个过程,规范生活方式,传递健康理念,给病人做好一级预防,这是尤其重要的。我看重的是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记得有一次,宋纪育和团队其他成员相约入户,为了让社区居民重视自己的身体情况,传递相关健康理念,他决定亲自找居民面对面讲授健康知识。敲开一家居民的门,还没等宋纪育开口说话,男主人就说,“推销什么我们也不买”,然后甩下一张冷漠的脸,紧紧闭上了门。又敲开一家的门,不等宋纪育说完,女主人就说,“我家老人就一个,你们来这么多人干啥了?干啥我们也不需要!”当天走了社区里的很多人家,能听完宋纪育走访目的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没有给好脸。宋纪育和团队成员一起精心制作了宣传页,却被居民叠成了垃圾盒;严寒酷暑的小区义诊,登记回来的电话是空号;苦口婆心的用药指导,换来的是患者的我行我素……宋纪育说,我知道这件事很难,但为了居民的健康,我必须要去做。语气中带着一份坚定。开微课讲健康签约患者越来越多年,宋纪育和团队成员一起去做入户签约,费了半天劲才敲开一户门。这位大爷探出头,看到他们穿着白大褂,拎着随访包,不由分说狠狠把门关上。他们在门外提高噪门反复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来意,门都没有再打开。再次见到那位大爷,是在一次体检结果反馈会上。宋纪育看体检表才知道大爷姓谢,参加体检只是为了免费领取一个放大镜。他的体检结果很不好,血糖、血压、血脂均未达标。反馈会后,谢大爷焦急地来找宋纪育寻求帮助。根据大爷的情况,宋纪育制定了用药方案,叮嘱谢大爷要按时服药,还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后来的几次随访,情况发生了变化,都是谢大爷主动来找宋纪育,每次都还乐呵呵的,见他不忙时还唠唠家常。可有一回,谢大爷的情绪很低落,喃喃地说:“活了这么大都不知道,吃喝拉撒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可惜啊我不识字,想要了解更多就得不停地来麻烦您。”宋纪育听后心里也替大爷着急,思来想去想到了讲微课。于是,在宋纪育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年10月,在社区建立了慢性病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