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部分是胰岛B细胞功能的逐渐减退和外周组织,比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系,这些情况随着病程的延长往往会逐渐的加重,血糖会逐渐的升高,因此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代谢疾病,当前的医疗技术之下并不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只能通过各种途径来控制血糖。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合理使用降糖药物,血糖可以完全的达标,糖尿病也完全可以控制。糖尿病人的寿命可以和正常人没有多大的区别,生活质量也是可以完全正常的。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日常控制血糖的小方法
1、饮食上
定量定餐:根据自身情况设定每日的总进食量。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片、玉米面、紫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以低糖,低淀粉的食物或者粗粮以及蔬菜等做主食。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食用,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主食,蛋白质,脂肪,按照2:1:1去搭配,蔬菜不限量,推荐喝豆浆替代动物蛋白,因为动物蛋白会显著升高餐后三小时血糖。血糖平稳可以轻断食,但需要医生指导,调整药物,减少运动,估算基础代谢率。
2、心理上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疾病,它需要长期服药,并对日常生活进行严格控制,其治疗的要点,大概就是“药不能停”。而吃药无疑会增加人的心理负担,减少幸福感。焦虑紧张都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再加上疾病的痛苦,久而久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也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问题。
有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的人,胰岛功能也会出现问题,其胰岛素的敏感性比较低,但可随着抑郁症状减轻而恢复。而且抑郁症通常伴随着食欲减退、精力不足、睡眠质量差等等问题,这些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患有抑郁症,将加重糖尿病的症状,影响控血糖效果。
这时候你需要深呼吸加冥想帮助自己平复心情,认真学习糖尿病知识,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相结合。这样糖尿病才会老老实实、不敢乱来。
3、运动上
在三餐后运动,每日三餐,运动三次。每次在饭后1小时开始,即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运动以快速行走为主,根据自身情况,每次运动30—60分钟左右即可,但是有心脏病的患者除外。总之,要以身体无不适感为原则,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要由低到高。运动量要以在春秋的环境温度下微微出汗为宜,并且运动完毕后要稍作休息,恢复体力。运动时随时携带饼干或糖果(普通饼干比糖果升糖快),发生低血糖时及时补充。
4、谨遵医嘱
按照医嘱用药,医生的治疗是有思路的,而且从调整到治疗是有过程的,不要贸然停药,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一定不要喝酒。医院做检查,配合医生来进行治疗,不要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