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藏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图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白癜风前期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近年来,国内外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规范DKD的管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特组织全国内分泌及肾脏病领域相关专家多次讨论并编写了《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年版)》(下称指南)。相较既往版本,本指南对DKD治疗部分更新较大,本文将对指南核心亮点进行摘要,供大家参考。

DKD的定义

DKD是指由糖尿病(DM)所致的慢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mg/g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1.73m2)?1,且持续超过3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DM患者也可发生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损害,即非糖尿病性肾脏病(NDKD)。因此,当DM患者发生肾损害时应注意病因鉴别,对于非典型病例必要时应进行肾活检,避免漏诊和误诊。

DKD的筛查、诊断、评估

指南推荐,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确诊时就应进行UACR检测和eGFR评估以早期发现DKD,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其筛查指标主要包括尿白蛋白(推荐采用随机尿测定UACR反映尿白蛋白排泄情况)、eGFR和多种肾小管损害标志物。

同时,尿白蛋白和eGFR也是DKD重要的诊断、分期和评估指标。指南指出,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CKD而做出的临床诊断;诊断完成后,应立即进行eGFR分期及尿白蛋白分级;当DKD患者eGFR60ml·min?1·(1.73m2)?1时,应进行CKD并发症评估。另外不论任何患者,确诊DKD后均应进行心血管病、ESRD和死亡风险评估。对于DM合并肾损害的病因难以鉴别时,则可行肾穿刺病理检查。

DKD筛查、诊断、评估流程图

DKD的防治

DKD的防治应强调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体化综合管理。对于尚未发生DKD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危险因素的管理。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超重或肥胖等。

具体的诊治方面,DKD的治疗重点仍然放在了药物治疗领域。同时,特别强调了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的选择。

一、降糖药物选择

在明确降糖药物选择前,DKD患者的血糖控制需要制定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南推荐将HbA1c联合自我血糖监测(SMBG)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作为DKD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评估方式,并根据年龄、糖尿病病程、预期寿命、合并症、并发症、低血糖风险等制定个体化控制目标。

DKD患者HbA1c的个体化控制目标

在具体的药物选择方面,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应根据eGFR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对于确诊DKD的T2DM患者,无论血糖是否达标,若GFR≥45ml·min?1·(1.73m2)?1,均推荐使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以延缓DKD进展;对于无法使用SGLT2i或使用后血糖仍不达标的T2DM患者,推荐使用具有延缓DKD进展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确诊DKD的T2DM患者降糖药物选择流程图

二、降压药物选择

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之前,指南明确指出DKD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同样需要个体化。推荐DKD患者(特别是伴有白蛋白尿)血压控制目标为/80mmHg,舒张压不低于70mmHg,并应根据并发症及可耐受情况设定个体化的血压目标。

降压药物选择方面,目前,DKD伴高血压患者推荐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不伴有高血压的DM患者,则不推荐ACEI或ARB类药物作为DKD的一级预防。

DKD患者降压流程图

参考文献: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组.中华糖尿病杂志.;13(8):-.

编排:鹏宇

校对:瑞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