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并发症五类人易患糖尿病并发症,看看你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去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以往认为,患糖尿病10年后,才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等并发症,但临床工作中发现,随着糖尿病发病的年轻化,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得也越来越早。

不少青壮年糖尿病患者,患病5年内,或者2-3年,甚至有的在发现糖尿病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本文我们就一起学习:哪些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

01

并发症常见人群

对糖尿病不做任何治疗者

如果对糖尿病不做任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来得更快。

发病年龄越年轻,越容易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与病程长短有关,一般来说,病程越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因为,50岁的患者10年以后就是60岁了,此时,各项生理机能减退,食欲也不那么旺盛,退休以后,生活比较规律和节制。

当30岁发病的患者到了40岁的时候,病程已经10年,而且,青壮年时期,工作压力大,能吃能喝,容易更早出现并发症。

规范治疗越晚,发生并发症越早

规范治疗是指发现糖尿病以后,医院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能够遵医嘱用药,且能做到定时复查,并长期注意科学饮食和规律运动。

但是,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没有异常感觉,就会轻视糖尿病的治疗。有的随意买点药吃,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治疗。该吃药时不吃药,该注射胰岛素时不注射胰岛素,直到出现血糖过高难以控制,医院治疗。

所以,规范治疗晚的患者要比及时正确治疗的患者,出现并发症更早。

合并症越多,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越早

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高血脂、高血压、肥胖、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等情况,合并的问题越多,出现并发症越早。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且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要比单纯合并高血脂患者出现并发症更早。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会比单纯糖尿病更早。

经常在外就餐者,发生并发症更早

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的颈部血管和下肢血管发生血管内壁的增厚及斑块形成,这些斑块,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发生斑块的患者,多是在外面就餐,很少在家吃饭,特别是因工作原因,经常奔波于各种酒店,饭店等场所者居多。

酒店的饭菜为了保证口味,往往使用过多的油脂和糖分,这些患者常常伴有高血脂,当高血糖遇上高血脂的时候,加速了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02

糖尿病应该如何避开并发症

脑血管疾病预防措施

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服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溶栓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

一旦出现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如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乏力或者麻木,或者其他的感觉异常、语言表达不清、突发剧烈的头痛等,应立即送往医院就医。

心脏病变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体重、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液黏稠度,必要时服用抗血栓药物。

定期做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糖尿病性心脏病变。

糖尿病足的预防方法

在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液黏稠度的基础上,还需要足部保暖和戒烟,保证下肢血液供应充足。

同时注意足部卫生,保持足部干净、干燥,经常用温水泡脚,注意避免足部烫伤,避免穿过紧、不合脚的鞋子,穿鞋前检查是否有异物,趾甲不要剪得太短太秃。

如果足部有鸡眼、感染或任何微小的损伤,一定要及时处理,以免形成溃疡或坏疽。

眼病的预防措施

首先,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减少糖尿病对眼底的损伤;

其次,控制好血脂和血液黏稠度,延缓眼底病变的进展。

第三,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增加检查次数,以观察病情的变化。

千万不要等到眼睛看不清楚了再去看病,这样不利于早诊早治。

肾病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旦发生临床症状,就难以根治了。

预防措施中最重要的还是控制好糖尿病,避免肾病的发生。每年做一次尿蛋白肌酐比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迹象,争取早逆转。

神经病变的预防措施

良好的代谢控制,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管理等是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此外,2型糖尿病确诊时,1型糖尿病在诊断后5年,至少每年筛查一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做到早发现。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低血糖是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误餐,不见饭不用药;增加运动量时额外加餐;避免空腹饮酒;

出现低血糖先查找原因,如果自己找不到,下次就医一定要告诉医生发生低血糖的事情,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酮症酸中*的预防措施

首先,控制好血糖是前提,当血糖超过13.9mmol/L,糖尿病酮症酸中*的风险增加。血糖升高的状态下,出汗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出汗量大,喝一点淡盐水,防止脱水引起的酮症酸中*。

其次,积极控制感染,因为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常见诱因。

第三,不可以自行停用胰岛素治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