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干货最新版糖尿病防范指南重点介绍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学习糖尿病等慢病知识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知识点某些老师和老师之间讲的内容不一样......

那到底该相信谁呢?

什么才是权威的?

难道是有人讲错了?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小胖又找来了一心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孙丽华老师给大家讲点最新最全的东西。

当我们了解了指南的修订过程后,就理解了不同时期老师授课内容参照的指南本就不一致。

我们要以最新的指南作为现在药学服务行动指南。

在药学服务实践中,指南犹如灯塔,指明航行的方向;指南又如桥梁,将科学证据与临床实践联通起来。

“对于年轻医生和基层医务工作者,包括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药师及慢病管理员,指南和共识起到规范职业行为及指明职业发展方向的作用”。

指南的诞生和更新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中国糖尿病杂志名誉主编,时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钱荣立教授的领导下制定了第一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该指南的出台结束了像中国这样的“糖尿病大国“,依靠国际上的指南来指导中国糖尿病防治的历史,并为中国的糖尿病防治提供了临床证据。

指南基于临床证据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年、年、年、年、年分别进行了修订。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发布时间

版本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年10月

第1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年5月

第2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年10月

第3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年10月

第4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年10月

第5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年4月

19日

第6版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修订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新修订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

今天将指南中与我们慢病管理工作中联系比较紧密的修改要点分享给大家。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加入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在诊断方面,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结果仅作为日常血糖监测使用;此前受限于检测仪器设备和配套试剂的稳定性、准确性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一直以来糖化血红蛋白定量检测都未被采纳作为中国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只被临床广泛用于血糖控制程度的评估。但是随着国产仪器和试剂的生产工艺不断完善,今年第6版防治指南正式与国际接轨,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确定为血浆血糖之外的补充诊断标准。

2.将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列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评分指标包括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腰围、糖尿病家族史、性别,总分≥25分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总分≥25分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3.糖尿病筛查方法的修订

年版指南中糖尿病筛查方法为空腹血糖或任意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或任意点血糖7.8mmol/L时才建议OGTT,有漏诊的可能性。

年版指南筛查方法修改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

4.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治疗的简易路径的修订

主要修订要点有以下两点:

①将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促泌剂从一线治疗方案中移除

对比年指南和年版指南中的治疗路径,可以发现原本一线治疗方案单药治疗是二甲双胍或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修订为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一线治疗,将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促泌剂从一线治疗方案中移除。

这是根据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依然保留有部分胰岛功能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患者实行生活干预,还可以实现病情的不同程度的逆转。

②提高了新型降糖药GLP-1RA和SGLT2i的临床地位

图3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治疗的简易路径

注: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ASCVD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KD为慢性肾脏病;DPP?4i为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TZD为噻唑烷二酮;SGLT2i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GLP?1RA为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5.增加了2型糖尿病体重管理章节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第一次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单独设立了一个新的章节,体重管理此前一直未受重视,这是我国糖尿病诊疗理念层面新的重大变动。

这一章节明确了体重管理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药物奥利司他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减重,奥利司他也能延迟超重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为糖尿病。

6.增加两个血糖监测新指标

年指南血糖监测方法包括利用血糖仪进行的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持续葡萄糖监测(CGM)、HbA1c和糖化白蛋白检测,此次更新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还增加了如下2个新指标:

①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1,5-AG)

可反映既往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可作为辅助的血糖监测指标用于糖尿病筛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此外,唾液1,5-AG作为无创监测方法,开始探索应用于糖尿病筛查。

②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又称葡萄糖达标时间百分比,是指24h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min)所占的百分比,可由CGM数据或SMBG数据(至少每日7次血糖监测)计算。推荐T1DM及T2DM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

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mmol/L

CGM:持续葡萄糖监测

SMBG:自我血糖监测

7.在胰岛素分类中增加了“双胰岛素类似物”

双胰岛素类似物:目前上市的双胰岛素类似物只有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诺和佳),由70%的德谷胰岛素(Insulinaspart70%)和30%的门冬胰岛素(Insulindegludec20%)组成,是全球首个可溶性双胰岛注射液。该药一般从0.1~0.2U·kg?1·d?1开始,于主餐前注射,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直至达标。

肥胖或HbA1c8.0%的患者,可选择更高剂量起始。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每天1次治疗,剂量达到0.5U·kg-1·d-1或30~40U餐后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患者每天有两次主餐时,可考虑改为每天注射2次。

双胰岛素类似物

8.给出了戒烟措施及注意事项

在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戒烟作为单独的第九章,一详细讲述了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获益,二详细给出了戒烟措施及注意事项。为指导糖尿病患者戒烟提供了依据和措施,包括评估患者吸烟的状态及尼古丁依赖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戒烟目标;向患者开放戒烟的短期咨询和戒烟热线等。

最新指南的学习路径:

作为医药行业一线从业者,我们要努力理解并遵循指南,扎实基本技能,同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理解指南也并非绝对真理,而是基于目前临床证据的规范和指南,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的会有修订和更新。

除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相关指南还有《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版)》。

最新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的全文我们也已经以一个个知识点的形式,重新编辑排版,标注重点内容、加入相关图片后以日学习内容在慢病管理学习群中分享给大家学习,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以下为一心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自制的“指南每日学习内容”示例,伙伴们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从鸿翔学院里看专业

在专业里变优秀

本文作者:孙丽华

本文编辑:鸿翔学院

更多精彩内容

请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