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联合国糖尿病日预防糖尿病,我们在行动 [复制链接]

1#

11月14日是第十三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全球有近4.2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在我国,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主要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

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mmol/L;2.空腹血糖≥7.0mmol/L;3.葡萄糖耐量检查2h血糖≥11.1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

糖尿病可引起人体多器官和组织的损伤,如:白内障、视力失明、尿*症、末梢神经炎、双下肢坏死、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

糖尿病的分型

1、1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主要是自身免疫性改变,产生胰岛细胞抗体,引起β细胞的破坏,导致胰岛素的绝对不足,有酮症酸中*倾向,需要终身用胰岛素维持生命。

2、2型糖尿病这是最常见的一类糖尿病,其特点是:有一定程度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但主要是胰岛素抵抗,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产生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患者多为肥胖者或高血压患者,而肥胖本身可加重胰岛素抵抗。这类糖尿患者也可发生酮症酸中*,其主要病因目前还不清楚。

3、3型其它类型糖尿病包括一大类病因明确的糖尿病。即继发性糖尿病,包括胰源性疾病(如胰腺炎)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药物引起的糖尿病。

4、4型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或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者,不包括妊娠前已患糖尿病合并妊娠者。这类糖尿病多见于25岁以上的肥胖孕妇。

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终身治疗。

1、饮食疗法:饮食治疗是控制代谢紊乱的第一手段,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措施。饮食应该做到:均衡膳食,清淡饮食,提倡低盐、高纤维素饮食,避免高糖饮食和油腻食物,戒烟、限酒。目的是供给热能,纠正肥胖,保持理想体重,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膳食中一般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10-15%,脂肪不超过总热量的25-30%。

2、运动疗法: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的运动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一定强度和持续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方能取得明显的疗效。一般认为糖尿患者经过运动锻炼后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脂类代谢,调整体重,增强体能,改善精神状态,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一部分空腹血糖低减者,经控制饮食和运动后可避免糖尿病发生。

不适合运动的糖尿患者包括:严重的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有肾脏病变、严重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眼底病变。绝对运动禁忌症:糖尿病合并各种感染;心衰;新发的心肌梗塞;心律失常;肝肾功能衰竭;心绞痛;心室壁或动脉瘤;新发的血管梗塞;轻微活动就出现心绞痛;极度肥胖;心脏瓣膜病变;使用心脏起搏器;服用某些药物如洋地*、β受体阻滞剂者。

3、药物疗法:通过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血糖不能控制2型糖尿病的病情时,应及时加用降糖药。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高血糖,改善胰岛素的分泌,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型糖尿病发病一年后90%以上的患者都要口服降糖药,治疗要根据病情、病程、年龄等选择最佳药物。如果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者应积极用胰岛素治疗。

4、心理疗法:糖尿病是一种与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的躯体疾病,任何情绪波动都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精神紧张可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健康指导

1、糖尿病饮食:进食的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而定。患者可按原来的生活、饮食习惯及病情情况作适当调整,一般三餐热量分布为1/5、2/5、2/5,或分为四餐,各占2/7、2/7、2/7、1/7。

饮食计算法:日常一般采用估计法,如主食固定,按体力需要,每日休息者主食-g;轻体力劳动者-g;中等体力劳动者-g;重体力劳动者g以上,每天荤菜g左右,蔬菜-g或更多,烹调用油3-4匙,应进食少盐食物,戒烟酒。

2、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适当参加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及体力劳动,但应注意防止过度疲劳。

3、对糖尿病要有正确的认识。尽管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的疾病,但只要坚持按医生的正确方案治疗,就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因此,要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积极治疗。

4、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凉,预防各种感染。

5、应学会观察低血糖反应,并掌握处理的方法。

低血糖的表现:饥饿感、心悸、出汗、手抖、头昏、意识(认人、认方向)障碍、胡言乱语、甚至昏迷,死亡。

处理方法:①、尽快纠正低血糖(吃水果糖比吃奶糖、巧克力好!)。不同食物引起血糖升高快慢不同,由快到慢如下所示:葡萄糖蜂蜜白糖水果汁葡萄干牛奶冰淇淋巧克力。尽量选用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但数量不要太多。②、马上监测血糖,停止所有活动;意识清醒后可进食15g单糖类食品;15分钟复测血糖;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推注高糖。

6、注意各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同时,许多药物对糖尿病有影响,服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并密切观察血糖变化。

7、自我监控:患者要随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发展变化的趋势,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尿糖、血压等指标。坚持服药,不可随意停药。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

8、定期复查:患者要和医生很好的配合,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心、肝、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有无并发症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