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荐饮食与糖尿病国外成功的配方PCR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回事 http://m.39.net/pf/a_4793729.html

病从口入,真的没错!相信大家对PCRM(美国责任医师协会)慢慢熟悉了,有一群体,研究饮食和各种疾病的关联,从而找到各种疾病的来源,和逆转......这次,他们研究不需要测量和控制份量的低脂蔬食对糖尿病和其相关病症有什么样的帮助?咱们一起来看看。

糖尿病常识

在过去数年间,我们曾经理解的糖尿病知识大部份都被推翻了。我们对营养因素能造成糖尿病有了新的认知,而这使我们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上更有办法。

我们的身体是这样运作的:身体把淀粉类和甜的食物转化成葡萄糖,以提供能量给肌肉细胞。胰岛素是一种胰脏生产的荷尔蒙,它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里。最常见的乙型糖尿病,其患者通常有足够的胰岛素。但是他们的细胞对胰岛素产生了抗性,使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血液中血糖浓度太高,造成许多问题。

患者若不接受治疗,短期内会觉得倦怠、口渴、尿多、且注意到视觉模糊。长期下来,会提高心脏病、肾脏问题、失明、神经受损、和其它疾患的机率。

糖尿病从饮食着手

一般的糖尿病饮食需要控制份量,限制碳水化合物,且对体重过重的人限制卡路里的摄入。幸好我們有别的办法。低脂的蔬食对糖尿病和其相关病症如心脏病、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而言都是最理想的。而且其好处是不需要测量和控制份量。不需要挨饿!

旧的饮食方针要我们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的确,过度精细的碳水化合物-如那些用白糖和白面粉制造的-是不好的选择。然而美味的未加工或极少加工过的食品,如马铃薯、米饭、麦片、豆类、意大利面、水果、和蔬菜等,这些是许多传统上人民纤瘦苗条且糖尿病罕见的国家的主要粮食来源。不幸的是,过量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肉类和奶酪类食品已经变得负担得起而且相等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乙型糖尿病的全球性爆发。

低脂素食的疗法认为未经加工复杂碳水化合物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饮食中脂肪的含量。新的资料显示,油和动物制品的脂肪会妨碍胰岛素将葡萄糖运送至细胞内的功能(1)。减少脂肪摄取量可以减低体内脂肪,而低体内脂肪能让胰岛素正常运作。然而选择去皮鸡肉、低脂牛奶、和烤鱼,这种改变对多数人来说是不足以战胜糖尿病的。

新的方法去除了脂肪类食品和动物性蛋白质,如肉类、奶制品、和油,并且对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的摄取不作限制。一项研究发现,在参与为期26天的近素食加运动的计划后,在23位服用口服药物和17位需打胰岛素的病人中,分别有21和13位病人可以不需要继续接受药物控制(2)。两年和三年后的随访结果表明,大多数坚持这种治疗方针的糖尿病患者恢复的状况保持良好(3)。这种饮食的改变简单却触及病因,很有效。

美国责任医师协会、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在年共同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低脂无加工纯素(完全无动物制品)的饮食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的益处(4)。蔬菜、谷类、水果、和豆类的份量都没有限制,并把纯素食组和遵照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的限制份量、脂肪含量较高的饮食的一组(简称ADA组)相比较。22周下来,结果相当惊人:

■43%的纯素食组患者和26%的ADA组患者降低了他们糖尿病药物的用量。需要持续服用同量药物的患者中,纯素食组降低了糖化血红蛋白(一项监测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达1.2个指数点,是ADA组的三倍。

■纯素食组平均减掉了13磅,ADA组则是差不多9磅。

■受试期间降血脂用药没有改变的患者中,纯素食组比ADA组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的下降。

这项研究显示纯植物性饮食能够大幅度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同时也发现人们对这种饮食方式的接受度很高且容易执行。现在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推荐表上增加了纯植物性饮食的选择。

甲型糖尿病和饮食

虽然乙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可以通过减重配合控制饮食和运动来减少甚至去除用药,甲型糖尿病患者是永远需要胰岛素的。即便如此,好的饮食可以减少其胰岛素用量。甲型糖尿病(之前称作儿童发病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是胰脏停止生产胰岛素,而造成停止生产的病因至今不是很清楚。许多研究指出牛奶的摄取是一个可能的因素(5和6)把许多国家的牛奶摄取量做分布分析可以发现牛奶和甲型糖尿病发生率的强烈相关性。很可能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引发自体免疫反应,造成身体误杀了生产胰岛素的胰脏细胞。因为这个和许多其它原因,美国儿科学会已经不再建议给婴儿未经处理的牛奶。哺乳中的母亲若摄入奶制品,牛奶中的蛋白质也会遗留至其母乳内。因此,在相关研究还不完整之前,哺乳中的母亲最好是避免牛奶。

非常简易的糖尿病饮食新方针

尝试一下为期三周的改变。您又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1)根据「能量餐盘」来设计您的三餐

这并不复杂!用全谷物、豆类(豆子、小扁豆、豌豆)、水果、和蔬菜来填满您的餐盘。喝水。每天限制一小把的坚果类或种子类。需要更多资讯请参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