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http://m.39.net/pf/a_4579210.html目前,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约有1.3亿人患有糖尿病,居全球首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糖尿病大国。
此外,还有至少3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血糖不正常,但是还没有发展到糖尿病的阶段)。许多人患病后,害怕再也不能逆转。
但是大量研究证明,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1年以内的人群,只要加强管理,一半以上可以逆转。
那么,哪些措施能帮助控制血糖呢?
1合理控制饮食,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进食过多,活动太少,总热量摄入过多尤其是精加工食品,脂肪摄入过多,全谷物太少,果蔬少,奶豆及其制品太少,这些都是导致糖尿病人群日益增加的因素。
所以要合理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少吃点”=减少分量而不减少种类。
少吃肉,肉类以鸡肉、鸭肉、鱼虾等“白肉”为主;多吃蔬菜,适当的吃水果;
减少精白米面的分量,增加杂粮粗粮量,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避免热量摄入过多,还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避免肥胖。
多吃玉米、小米、燕麦、荞麦、藜麦及各种豆类如*豆、红豆、绿豆、黑豆等;
在烹饪时少放植物油,尽量避免动物油,*油、肥肉等,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克;
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食盐量要不超过5克。同时减少隐形盐如味精、酱油、腌渍采的食用量。
2适量运动
吃动平衡才能有效避免肥胖。控制体重,防三高有氧运动为首选。可以制定运动计划,选择自己适合的运动方式,持之以恒。并要把运动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这些运动包括健步走,慢跑、游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尤其是健步走,运动对技巧要求不高,简单易坚持,在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能站着不要坐着,能步行的避免坐车,能爬楼梯避免坐电梯,这都是可以增加运动量不错的选择。
要注意的是饭后不建议立即运动,应在餐后1-1.5小时后再运动,此时是血糖最高的时段,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且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稳定。
3保持正常范围的体重
专家发现肥胖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因肥胖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加重对胰岛功能的损害,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所以,维持理想体重至关重要,理想体重是指体重指数在20-23.9Kg/㎡之间,并纠正腹型肥胖男性腹围≤90㎝,女性腹围≤85㎝。
标准范围
4充足的睡眠
长时间熬夜会引起体内激素紊乱,引起血糖波动或者控制不稳定,所以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时控制血糖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5定期监测血压、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在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甘油三酯<1.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除严格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外,对血脂升高明显的人群建议采取药物降脂疗法将血脂控制在合理水平内。
血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控制在/80mmHg以下。血压、血脂控制良好,可以有效预防慢性病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6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精神放松一点
多参与社区组织的慢病知识防控宣传活动,认识疾病,掌握自我管控的技能,保持平常心。
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人体在生活中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且工作生活压力增大时,会大量分泌升高血糖的激素,从而使血糖升高加重诱发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我们一定要挣脱紧张焦虑的情绪,做到开朗、豁达、乐观保持平常心。
7适当时降糖药可以用一点
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来说,血糖已经开始升高,饮食和运动依然是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的主要措施。
如果合理的膳食,积极的运动,加上心理调节,血糖控制不是非常理想时,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启动药物降糖,药物干预结合饮食运动调节,就像是给糖尿病预防加上双保险,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家族史、体重超重、肥胖及长期熬夜的人群,建议每年都要进行健康筛查,检查项目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对糖尿病前期(已经有血糖升高者)建议定期筛查上述检查项目以外,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及肾功能检查,以便评估糖尿病的病情,有利于早发现糖尿病的合并症。
来源:熙心健康(xixinjiankang)
1
10岁男孩淹死在床上,妈妈泣不成声,原因令人无法接受……
2
两名5年级女孩相约跳楼,获救前哭喊的一句话让千万网友心疼
3
“你后悔娶了现在的老婆吗?”评论区的一则扎心回答,足以令人清醒
4
13岁儿子沉迷游戏,爸爸一个动作震惊全网:父母不对自己狠心,再多的教育都是无用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