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患者要避免因泡脚引发的糖尿病足,必 [复制链接]

1#

天气变冷,很多人都会在晚上装上满满的一盆热水来泡脚,既能防寒保暖、解乏,又有利于睡眠,还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泡完脚后整个人都觉得轻松舒适。然而,对于泡脚这件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糖友朋友可就需要谨慎了,万一一个不注意就容易由泡脚引发糖尿病足,得不偿失。

现在科里的“烂脚”患者李大爷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李大爷是一个糖尿病病史十多年的老病友了,平时血糖控制就一般。一个月前的某一天,李大爷从超市买了个泡脚盆回来,当天晚上就兴致勃勃的开始了他的“家庭足疗”事业。3天后,李大爷突然发现足背有点小破皮,但他并没有太理会,继续泡了几天脚后,才觉得不对劲,伤口越来越大,并且开始红肿、溃烂。到我们科来就诊的时候,李大爷足背的伤口足足有7*5*1cm3(长*宽*深),而且局部红肿、溃烂,还渗脓液。

李大爷这伤口已经是典型的糖尿病足了,大家都知道一旦得了糖尿病足,溃疡进展是很快的,而且很难愈合,所以李大爷就因为这伤口在我们科住了半个多月,还没有痊愈,可以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那么,糖尿病患者泡脚需要注意什么才能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呢?

1.温度不宜过高

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足部温度觉减弱或丧失,很容易被热水烫伤;一定不能用太热的水烫脚。临床上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在37℃以上的水温时会出现水疱,所以糖尿病病人泡脚能适应的水温比正常人低,以37℃为宜。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试水温也可能出现偏差,建议家属在患者泡脚前为其试水温。如果没有他人帮忙,患者可以应用水温计测量温度,以免出现烫伤。

2.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泡脚过程中身体会消耗很多热量,泡脚时间过长,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容易引起疲乏,甚至会引发虚汗,造成虚脱。

因此,糖尿病患者每次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分钟左右最为适宜,临睡前效果更佳。

3.过饿或过饱不宜泡脚

空腹状态下糖原贮存量较少,这时泡脚容易导致血糖过低;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足部血管扩张,使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消化系统供血减少,影响胃肠道正常功能,而导致胃部不适。饭后立即泡脚还会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造成头晕、头痛等现象。

4.避免用刺激性药水泡脚

可以肯定的是,合理、科学、正规的辨证中药泡脚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对于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部分患者自行购买一些刺激性比较强的中药或其他成分不明的药物泡脚,或者到不正规的按摩保健“诊所”进行“祖传秘方”的“传统治疗”,这种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容易导致足部皮肤受损,出现肤色变暗、红肿、干裂、破溃等,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足。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泡脚。

5.泡脚后需把脚擦干

我们都知道,潮湿,闷热的环境最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造成感染,出现脚气。脚气是造成脚部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合并细菌感染将会很难控制,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泡完脚后,一定要用干毛巾将脚部擦干,同时注意动作务必要轻柔。

6.泡脚后注意保持皮肤润滑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皲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泡脚后可涂抹羊脂或植物油类润肤霜,反复轻柔地按摩皮肤,以保持皮肤的润滑。

需要修趾甲的糖友,也必须在泡脚后趾甲较软时再修剪,趾甲要平剪,不能剪成圆形,以免伤及甲沟。

这些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牢记,避免给自己的身体惹麻烦。

作者:*小依

精品推荐

许樟荣(原)中国人民解放*第医院

糖尿病基础知识问

医院

如何驾驭胰岛素,达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破解餐后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糖尿病一周专用食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03/8708944.html

指导专家

医院国际医疗部护师柳梦

很多人在家不小心磕磕碰碰弄伤脚了,结果过了好多天都不见伤口痊愈,去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糖尿病惹的祸,看病时医生就千叮咛万嘱咐,目前这情况,已经有糖尿病足了,如果不引起重视,任其发展,最后可能发展成烂脚而截肢。然而,很多人立马就困惑了,糖尿病足真的有这么吓人吗?那怎么样做才能防止其发生呢?糖尿病足,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烂脚丫”或“老烂脚”,它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全球每30秒就有人因糖尿病而截肢,15%的糖尿病患者终其一生罹患过糖尿病足病,50%的非创伤截肢发生于糖尿病患者。那么,糖尿病足发生率那么高,还有计可施吗?怎样做才能将糖尿病足扼杀在摇篮里呢?日常生活中,除了从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控制好血糖外,更重要的也应学会保护双脚。那么,对于糖尿病人,应如何保护双脚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采取“六步”防控法。

1.应选择合适的鞋袜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若是穿上不适合的鞋,容易导致足部受到压迫,从而造成皮肤损伤。因此,我们在选择鞋子时,尽量不要选择尖头鞋、高跟鞋、露脚趾或者夹趾的凉鞋和拖鞋;买鞋尽量选择在下午去购买,新鞋先在家里试穿半小时以上,确认不磨脚再穿出去;选择袜子时,应尽量选择浅色、舒适、吸汗、透气的棉袜,不宜选择过紧、过松的袜子。特别注意每次穿鞋前都要检查鞋里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

2.每天坚持洗脚,保持足部的清洁

对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水温,一般泡脚的水温应控制在人体体感温度37℃左右。因糖尿病患者感受体外温度能力会有所下降,水温过高就很容易被烫伤,不能让他们亲自测试水温,可让家人或者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另外,每次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十分钟左右即可。当出现足部皮肤出现有破损、大疱、烧烫伤等情况时,禁忌洗脚。

3.学会正确修剪指甲

在剪趾甲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在视力清晰的条件下进行,不要剪得过深,修剪时候应保证趾甲剪完的形状圆润光滑,不要留有尖锐的部分,注意发现足部有老茧、鸡眼等问题,不能直接剪破硬茧和鸡眼,也不要随便使用市面上流行的鸡眼水以及鸡眼膏等治疗鸡眼的偏方,为避免感染,医院进行处理。

4.注意足部的保暖

寒冷天气时应做好保暖工作,但应注意保暖方式。冬天尽量不用热水袋,烤灯,电热毯等方式,以防烫伤,最好采用厚棉袜或者专门的护脚套装为脚保暖。

5.及时治疗脚气

由于脚气是因为真菌感染而发生的,真菌感染也是导致创面难愈的因素之一,因此,患有有脚气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6.每天检查足部

每天洗脚后需要对脚面、脚掌和脚趾间进行仔细检查,以防止由于脚部感觉不敏感造成对伤口或者破损没有察觉,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足部的皮肤感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抓紧时间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足,防大于治,希望糖尿病病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做好上述足部护理,将糖尿病足扼杀在摇篮里。

初审:袁志宏

终审:蔡建文

|推荐阅读|

重磅!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来了!湖南分会场精彩活动不容错过!

*金周6.37亿人次出游,防疫“大考”挺住了吗?专家:10天后可作判定

轻食=“吃草”?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别小看了血尿酸增高!预防痛风饮食上应做到三多三少

保肝绝不是简单的吃点保肝药!想要肝脏健康请远离这“三大帮凶”

科普湖南向广大读者朋友征集优秀的科普文章、微视频、动画、H5等,欢迎各位前来投稿,投稿邮箱:kphn

sina.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