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导读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管理。近些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因此及早预防就变得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早期发现,经过适当的生活方式或者药物的干预,是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的。怎能进行早发现、早干预呢?
下列人群需要注意2型糖尿病的发生
1.有糖调节受损病史。即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
2.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
3.年龄在40岁及以上;
4.超重或肥胖人群;
5.高血压人群;
6.血脂异常人群;
7.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人群;
8.其他:静坐生活方式;过量饮酒;果蔬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多;严重精神疾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等。
易感人群应如何预防2型糖尿病
1.避免高脂肪饮食。
2.防止和纠正肥胖。
3.饮食合理,保证总热量,多吃蔬菜。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如果不幸患上糖尿病,应注意合理用药
1.按体型选药
重量超过理想体重10%,首选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该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重量下降的不良反应,有益于超重或肥胖患者。
2.根据血糖波动情况选择药物
单纯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不高者,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用药1~2周后血糖仍高,增加α-糖苷酶抑制剂剂量。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度升高者,首选餐时血糖调节剂苯甲酸类。
3.糖尿病伴随其他疾病选药
对于伴高血脂、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药;对于伴胃肠道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药;对于伴肺通气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双胍类药。
4.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和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不容低估,一旦停了降糖药,很有可能导致血糖再次升高。因此不能自行减药或停药。
5.适时使用胰岛素
对于一些新发病,且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患者胰岛素。因研究表明,对于新发糖尿病,早期给予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能够对胰岛β细胞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来源:MediEndo周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