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
以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为代表的哺乳动物类的肉,统称“红肉”。因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即使是瘦肉部分脂肪含量也较高),被证实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长期以来遭受诟病。
1.红肉→癌症?
WHO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证据有限,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前段时间《BMC医药》(BMC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红肉和乳制品中存在的一种Neu5Gc(这东西多数食肉动物会合成,但是健康人不能合成)与血液中抗体发展之间存在直接的分子联系,而该抗体会增加患癌症的几率。
2.红肉→糖尿病?
当然也不乏有许多研究表明,红肉可能导致糖尿病,今年2月欧洲糖尿病协会官方杂志《Diabetologia》上刊载了一项基于中国46万人的新发现,红肉吃的越多,糖尿病风险越高!
红肉吃多了可能引起肥胖或铁超载,继而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敏感性受损;红肉的其他成分,如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等,也可能直接或间接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来增加糖尿病风险。
1.红肉不是毒药
疾病的发生不在于某个食物本身,更多的在于食物结构的均衡性,过量摄入任何食物都可能产生危害。
红肉不是毒药,它的确可能增加了某种疾病的风险,但它含有优质蛋白、丰富的血红素铁都是人体所必须的。
2.红肉可以吃多少?
从营养学角度,适量的食用红肉是可以的。
对于红肉怎么吃,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中指出,要适量的吃畜肉,每日40-75克。一般一个手掌心(中等身材的成年女性)大小及厚度的肉约50克。
3.怎么吃红肉?
最好的食谱就是避免饮食结构单一(总不至于天天吃猪肉...吧),主动丰富食物来源,我们推荐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避免油炸及烧烤,多选炖、蒸、涮的烹调方式。
当然也可以选择用豆制品、鱼、虾等优质蛋白食物代替部分红肉。
对于肉要这么吃!
鱼、禽、蛋和瘦肉的摄入要适量;
每周吃鱼-g,畜禽肉-g,蛋类-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在-g;
优先选择鱼和禽;吃鸡蛋不弃蛋黄;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品;
烹饪上,多选炖和蒸;
制作上,多小荤菜,指较多蔬菜搭配少量肉炒制的菜品,比如西蓝花炒肉片,这样可以控制肉类的摄入,还能保证蔬菜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