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伊能静最近有个视频很火,她说:
“等到米粒30岁的时候我80岁了,别人是奶奶,我是妈妈,我是没有资格放纵自己的......我要通过更加自律地健身、饮食来保持自己的健康状态……”
伊能静47岁才生下女儿米粒,她经历了高龄产子的痛苦,接下来还要面对孩子还未长大,自己就已先衰老的问题。
她的话戳痛了许多高龄妈妈的心。
25岁、30岁、35岁?啥时候才是生孩子的黄金年龄?
年龄不同,差距真的很大。
早生早育就一定好吗?①早生早育的优点
医学上,女人生孩子的最佳年龄是25-34岁,医生也十分提倡适龄优生。
这一阶段女性卵子质量最高,分娩风险低,产后恢复快,妈妈们也有精力带娃。早育在身体机能上的优势是公认的。
有一位20岁就结婚生子的妈妈说,我就是想要早生,想要和我的女儿站在一起,就像姐妹俩那样的感觉。
我们时常也看到短视频上,像姐妹一样一起跳舞的母女,看得十分养眼。
但大家口中公认的早婚早育,其实也会有一些隐藏的缺点。
②早生早育的缺点
有不少的家庭其实是遵循了“社会时钟”进入婚姻,后来又遭遇了父母催生。
我一个朋友她婆婆就催她赶紧生娃:“你们只管生,我们来帮你带,你该玩的继续玩!”
回头,老人能不能帮忙带就不一定是真的了。
有的家庭,长辈也真的用心帮带孩子。看上去孩子接受了整个大家庭的爱,但是少了妈妈的亲子养育,亲子情感联结会没有那么紧密。
在接受教育时,孩子到底该听父母的还是该听长辈的?不同的教育家长,不同的教育理念,也会让孩子感到迷惑。
有一位二胎妈妈23岁生了老大,生完了就马上跟老公外出工作,孩子丢给婆婆带。
等回家的时候,发现儿子跟她有很强的生疏感,也养成了许多坏毛病。后来,这位妈妈拼命想生二胎,就想重新体验下当妈妈亲自陪娃长大的感觉。
有一个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生子的宝妈跟我说过,看到同龄人都在事业上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是自己天天围着宝宝,处理家务,跟尿布、奶瓶打交道,有时候有心慌的感觉,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这么早生。
这类的妈妈看似会错过职场上升的黄金时期,但是她们的后续就业都会相对容易。
当下生活压力加大,生育成本提高,婚育年龄也已经大量推迟,选择晚婚晚育的人们也越来越多了。
晚生孩子也可以优生优育吗?
①晚生晚育的缺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孕妇年龄分为3个阶段:
≥35岁慢性高血压发病率是30-34岁女性的2-4倍。子痫、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成倍增高。同时,胎儿遗传病和畸形的发生率,自然流产、早产、死胎的发生率都相应增高。
一位生殖医生告诉我:做试管的黄金期是25岁到34岁,一旦过了35岁,它的成功率也是逐渐下降的,和自然受孕一样。
另外,高龄生娃无论是经气血,还是精力心力,都消耗太大了。
陶虹之前谈到37岁生下女儿后,瞬间老化,老花眼、头发白、长一脸斑,她打趣着说:“孩子把所有可用的营养她都拿走了,我自己本来就不够。”
袁咏仪也曾说过自己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多生一个。
她是在35岁的时候生下儿子,刚开始担心会没有那么多精力照顾好儿子,所以没要二胎。
等儿子3岁时候,她决定要二胎了,尝试了好几年自然怀孕,都没有成功。
“这件事真的很令人失望。”
我还医院的医生,32岁结婚,35岁因为身体原因花医院做试管婴儿,生下了一个女儿,她手里有着国内顶尖的儿科医生和优质的母婴师的资源。
却也是在自己当了妈后,孩子出生的黄疸、湿疹、再到体重偏轻等一连串问题,把她搞得焦头烂额,忧心忡忡。
真的,只有经历过生娃养娃才知道是养大人类的幼崽有多么不容易。
②晚生晚育的优点
但是晚育妈妈也不用太担心,晚生晚育的优势也有不少。
首先经济水平会比年轻时相对更加宽裕,孩子能被更好地照顾,晚生孩子的女性性格也更成熟稳定,更加懂得如何去教育和陪伴孩子。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她跟老公结婚8年没要孩子,两人一直在拼事业,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家庭经济条件已经富足,39岁的她开始打算孩子,毫无压力地辞职在家备孕。
怀孕期间,她每天均衡饮食、坚持锻炼。虽属高龄生产,但她整个孕期反应较小,自我感觉身体也应付得过来。
他们也在这个年纪,事业有成,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回家庭,孩子在这样被父母全心关怀的环境中成长,得到的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都要更多。
如果孩子生长于父母生活质量高、压力小、幸福感高的家庭氛围中,获得了父母足够的爱,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就像贾静雯42岁高龄产子与修杰楷生下了第二个女儿,产后恢复迅速,状态越来越好,宝贝也非常健康。
另外,科学家还有一项研究,说明女性晚育可以延长寿命。
发表在《更年期》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表明,主导人衰老的“端粒”长度跟产妇最后一次生育时的年龄呈正相关。
这意味着妈妈生孩子越迟,端粒越长,就更长寿!30多岁或40多岁才生育最后一胎的母亲比年轻的母亲寿命更长。
虽然医学上的25~34是最佳生育年龄,这个“数字”固然重要,但对每个人来说,其实也不存在绝对的一个最佳年龄。
生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要素,但是我们也还要考虑整个家庭在物质上、心理上是否做好了准备?
还要考虑事业、家庭、个人经历等等条件,这些都是影响我们做决策的原因。
希望年龄不要成为生育的枷锁,希望我们在选择生孩子的时候,都是因为爱。
我们的小家庭可以给这个小生命,一个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