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曹筱佩病程小于15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逆转 [复制链接]

1#

年12月18日,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糖尿病数字疗法专项基金、广州市生科慢性病数字疗法研究院支持的“第五届羊城糖尿病与肥胖国际论坛暨代谢病前沿学术会议”在广州圆满落幕。来自国内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到会,就当前糖尿病治疗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这也是国内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年度盛会。医院曹筱佩教授分享《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也诠释了糖尿病是如何逆转的过程。曹筱佩表示,2型糖尿病在早期具有一定的可逆性;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的敏感性,是一种逆转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鉴于此,部分糖尿病领域的专家基于实践经验和临床证据,形成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

她表示,2型糖尿病逆转本质上是患者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恢复,表现为在降糖治疗强度下调后仍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维持血糖良好控制的状态。对于新诊断或病程较短的T2DM患者,逆转治疗的目的往往是脱离口服降糖药等治疗措施,即无药缓解。

对高血糖逆转的判断为:恢复原治疗方案或使用较治疗前强度更低的降糖方案,维持HbA1c6.5%、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简单来说,这里所提到的逆转,其实是指在目前临床降糖药物使用3个月认无法控制到目标水平,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达到逆转的效果。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建议,当新诊断的T2DM患者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时可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在患者充分知情并同意、权衡风险和获益的前提下,对空腹血糖为8.0~11.0mmol/L、HbA1c为7.5%~8.9%的患者也可考虑实施。不建议对空腹血糖8.0mmol/L或HbA1c7.5%的新诊断T2DM患者实施。

哪些患者更易获得病情逆转或缓解呢?在现有报告案例中,成功逆转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较小、病程较短、BMI较高、基线HbA1c较低、治疗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餐后2小时C肽水平以及C肽分泌指数较高等。临床上,病程15年、餐后或刺激后c肽较基线升高显著(治疗前升高1倍以上、治疗后升高2倍以上)、bmi25、SIIT期间胰岛素减量趋势更明显的患者,成功逆转的可能性较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通讯员:黎星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通讯员:黎星志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通讯员:黎星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