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降糖别只盯着胰腺和胰岛素,体内这个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359028.html

转自《国际糖尿病》

编者按:

在传统观念里糖尿病就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导致的,所以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和控制血糖绕不开的话题。事实上除了胰腺,我们体内调节血糖的器官还有很多,正因为如此,继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后出现了很多降糖药物。说到其他调节血糖的器官就不得不说肝脏,它是我们体内糖原贮存的重要场所,也是很多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在血糖调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来自EASD大会的报告。

胆汁酸对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无影响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T2DM患者小肠葡萄糖输注过程中,二甲双胍降糖不需要内源性胆汁,外源性胆汁酸的补充也不影响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

胃肠道在二甲双胍发挥降糖作用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之前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与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浓度升高有关,而小肠摄入胆汁酸会刺激GLP-1的分泌,二甲双胍可抑制肠道胆汁酸重吸收。所以,研究者们探讨了在排除内源性胆汁酸或空肠内输注牛磺胆酸(TCA)的情况下,二甲双胍对T2DM患者的降糖作用是否减弱。

本研究纳入13例T2DM患者,空腹过夜,每位患者随机进行4次研究。患者每天经鼻放置多腔导管,在十二指肠远端放置闭塞球囊和吸入通道,在空肠近端放置输注通道。利用气囊充气或放气来排除和吸入内源性胆汁。在不同时间点,将二甲双胍水溶液或安慰剂(0.9%生理盐水)、柠檬酸水溶液等注入到患者空肠,同时静脉输注葡萄糖。每30分钟静脉釆血并测量血糖。

空腹血糖在不同的研究日之间无差异(P0.)。

排除内源性胆汁后,与安慰剂组相比,二甲双胍组患者血糖曲线下面积iAUC降低(±39vs.±51mol/L·min),P=0.)。当摄入内源性胆汁时,补充牛磺胆酸对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无影响(iAUC±38vs.±46mmol/L·min,P=0.)。在二甲双胍治疗期间,排除内源性胆汁的患者血糖低于纳入内源性胆汁的患者(iAUC±51vs.±46mmol/L·min,P=0.)。

二甲双胍能显著提高人体门静脉的乳酸含量

二甲双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之前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增加啮齿动物肠道乳酸浓度,但这一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还待验证。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者们纳入了8例肝硬化患者,并在其门静脉放置静脉导管。患者单次口服给予mg二甲双胍,并在服药前连续90分钟及服药后连续90分钟,分别从患者门静脉和外周动脉采血。

结果发现,二甲双胍治疗后90分钟,门静脉内乳酸浓度增加23%,动脉血内乳酸浓度增加2%(P=0.)。90分钟内各采样部位间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均下降均下降且无差异。

单次给予达格列净可增加肝脏糖异生,但不影响肝脂质含量和线粒体活性

近期的研究表明,使用SGLT-2抑制剂可以增加内源性葡萄糖生成(EGP),潜在地抵消某些药物的降糖效力。但抑制SGLT-2与肝糖原、脂质和能量代谢之间的作用尚不清楚。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者探讨了单剂量的达格列净(D)或安慰剂(P)对肝糖原分解、脂质含量(HCL)和线粒体活性(kATP)的影响。

本研究纳入10例健康志愿者、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研究时长为两天。患者分为健康-安慰剂组(CON-P)、健康-达格列净组(CON-D)、2型糖尿病-安慰剂组(T2DM-P)和2型糖尿病-达格列净组(T2DM-D)。受试者给予10mg达格列净或安慰剂,在给药前(-~30min)、给药90~min和~min,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1H/13C/31P)。用示踪稀释技术评估EGP。

结果发现,给予达格列净后,受试者EGP升高25%(P0.),且与糖尿高度相关(P0.01)。

CON-P组的糖原降低幅度比T2DM-P组高约5倍(-30±0.06%vs-6±0.02%;P0.),而CON-D组与T2DM-D组无显著差异(-20±0.06%vs-10±0.02%;P=0.)。达格列净对两组糖原分解无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的HCL和kATP在基线时显著升高。CON-D组和T2DM-D组HCL增加20%,但无显著差异。研究期间,各组间kATP变化无显著差异。

以上结果表明,SGLT-2抑制后EGP升高主要是由糖异生增加导致,而非糖原加速分解引起。HCL和kATP不受单剂量达格列净摄入的影响。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中,SGLT2抑制剂的效果或优于磺脲类药物

前期的病理学研究表明,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展过程中,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使用胰岛素均能降低肝纤维化评分。这预示着,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治疗或许可以改善或预防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组织学进展。

日本金泽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比较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磺脲类药物在T2DM合并NAFLD患者中的作用。

该项研究为48周、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平行试验,共纳入40例患者。患者每日一次服用托格列净20mg或格列美脲0.5mg。

结果发现,与格列美脲组相比,托格列净组患者的脂肪变性程度显著降低(P=0.),组织学评分显著改善(P=0.),纤维化进展减缓(P=0.)。

托格列净组患者体重降幅和肝酶降幅也显著优于格列美脲组。

另外,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有显著降低,但两组患者的血脂均未发生变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