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健康界
作者
田新芳
临床治疗规范化,推动合理应用胰岛素是重心
近年来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导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而且糖尿病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但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偏低,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推动糖尿病临床诊疗的同质化与规范化,是突破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的重要举措。
3月30日,医院学会主办的“第二届糖尿病诊疗创新高峰论坛”圆满落幕,多位领域内领*学者相聚云端,聚焦中国糖尿病管理的热点话题,为大家奉上一道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
论坛召开期间,健康界特别采访了南京大医院朱大龙教授、医院纪立农教授、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郭立新教授以及中医院李焱教授,共话糖尿病综合管理以及胰岛素治疗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糖尿病治疗现状堪忧,早防早治是关键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年~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万增加至1.4亿(20~79岁),增幅达56%,其中尚未被确诊的患者比例高达51.7%。预测到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将增加至1.64亿(20~79岁)。糖尿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朱大龙教授指出,生活水平提高、超重/肥胖率高、老龄化加剧、环境因素等都是导致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升高的原因。
雪上加霜的是,我国糖尿病的治疗现状堪忧。纪立农教授认为,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不足50%,意味着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患病,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治疗,所以未来的防控重点之一是实现糖尿病早期诊治和早期管理。
多管齐下,做好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
针对我国目前的糖尿病现状,郭立新教授认为,首先要降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通过全民教育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其次,对于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进行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管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糖尿病的危险不仅仅表现在高血糖水平上,肾脏病、肝病和心脏病也对糖尿病造成持续威胁。因此,当今糖尿病药物的发展不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