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1/6270308.html我对糖尿病没有记忆,更不存在回忆!但不知道为什么,它突然闯进了我的生活,很直接、很霸道、很执着,根本就没有给我们选择的机会,没有一丝防备,糖尿病就直接贴近了我的女儿。
看着自己女儿的成长,每一个当父母的心中都会感到愉悦。当听到糖尿病这个词语从医生口中说出的那一刻起,尤其是听到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我不由自主地感到心如刀割,觉得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绝望。
在无限的挣扎中,我告诫自己一定要挺住,因为还有一丝希望,那就是“误诊”或者这种疾病还可以被“根治”。可是命运就是如此残酷,一切很真实,让人无奈,无论自己如何“抗争”,剩下的只有面对,这种唯一的选择,更显得无奈与悲苍。那一刻我忽然闻到了死亡的气息,绝望中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内心充斥着愤怒与不满,我想问上天真的要惩罚,为什么不冲着我来呢?
于是,我原有的生活节奏被糖尿病无情的打破了,那一刻我伤心欲绝,终于觉得我们在疾病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软弱、焦躁、无力、忧虑、失眠、萎靡,我的精神彻底被击垮了!
★我被“糖”撞了一下腰
糖尿病来得悄无声息,却让整个家庭陷入混乱与迷茫。望着孩子清澈的眼睛,透露出恐惧与无助的眼光,感觉自己如此懦弱。虽然艰难的考验已经降临,但是生活还得继续,我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逃避,更没有理由放弃,一定要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必须从自己开始,因为孩子一直在看着自己。
从那天开始,解决问题的重心已经从“如何根治”转向“如何控制”,虽然这个问题对于拥有正常思维的人来说简直无需多言,但对那时的我来说,是如此艰难,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可以理解,因为我被糖尿病撞到了腰,撞的粉碎。
★在艰难中拥抱“糖”
改变必须立刻发生,否则事情将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于是我选择了医生,不过这次不是内分泌科主任,而是心理精神疾病科主任。问题被揭示出来了,虽不严重,但它依然是个问题。
好在医生的一席话让我鼓足了勇气,承认了现实,接受了糖尿病,接受了这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也让自己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尽人事、听天命,有些事情虽然无法被彻底改变,但方向却可以被控制,这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力量与智慧,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二个方向是向孩子灌输这个思想:糖尿病并不可怕,也没什么可怕的。现在回想起当初给孩子做思想工作的情景,感觉很好笑,因为自己当时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神采飞扬、风情并茂地宣讲,很大程度上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与不安,但我成功做到了,效果显著,我彻底把孩子的感情给震撼了,她竟然觉得糖尿病的来临,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新开端。我至今还为自己华丽的表演,感到由衷的自豪。
我深切的感觉到:孩子真正脱离恐惧和迷茫心态的速度,是要远远超过我的。
★去控制,别去根治
内分泌科主任的一句“去控制,别去根治”,终于让我明白,现在真正可以依靠的是胰岛素泵、血糖仪,还有就是胰岛素,当然还有自己。于是,应验了生意场上的一句流行话语:“女人与孩子们的钱是当前最好赚的”。胰岛素泵要进口的,血糖仪也要进口的,胰岛素也要最好的,此时的钱根本就不是钱,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后来我忽然发现光有硬件,还差得很远。学习知识,尤其是鼓励孩子一起学习,这个才是万金油。于是,高血糖、低血糖、基础量、大计量、糖化、黎明现象、苏木杰现象、低血糖反弹、碳水化合物、肾闸门……各种新名词一拥而上,让我应接不暇,倍感手忙脚乱。尤其是1型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涉及情绪、运动、饮食、作息、激素因素等,但我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既然根治已经做不到了,难道控制也坚持不下去吗?
又过了三个月,我们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成果,孩子苍白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红晕,身高也从1.50米长到了1.54米,体重从病前的66斤上升到86斤,精神状态也恢复明显,敢于向我挑战了,这也是久违的。现在距离孩子得病已经2年了,身高长到了1.62米,体重也到了斤,发育非常棒。
天下的糖爸、糖妈们,当你们和孩子一起走在抗糖的路上,就会发现,生活一样可以多姿多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